一份IT背景的同学MBA论文写作经历的折射 | 劳帼龄老师谈论文写作(一)

IMG_1.jpg

 

一篇MBA论文,从酝酿开题、通过开题、憋出初稿、反复修改、一直到最终定稿,整个过程短则一年,长则几年,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这一节,我们就通过一位MBA同学的写作经历,从一个侧面来感受一下整个过程。

 

一、来自朋友圈的记录

 

不得不说,如今的微信朋友圈,虽然有时候沦为了拉票、做广告的工具,但大部分人还是遵循着微信之父张小龙在设计时的初衷,即记录这一刻的想法。


在论文的进展过程中,从这位同学的朋友圈记录,能看到些很有趣的东西。其中有迷茫、困惑、不安,也有始终不放弃的努力,值得大家看看。


这是一位2014级的同学。2014年9月入学,2015年上半年选定导师。2015年7月,与同一届的几位MBA学生一起参加了与导师的选题沟通会。经过近两个月的酝酿,其他几位同学的开题在9月获得了导师的同意。该同学由于当时的选题考虑不合适,所以改换选题,一直到2016年2月,开题获得通过。


接下来,是该同学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微信朋友圈有关论文的记录。


4/5,对着一本《层次分析法及其应用案例》书的照片(如获至宝),“论文全靠它了”。


9/20,已经憋了几个月了,对着满屏10本论文的照片,“写不出来啊[流泪] [流泪] [流泪]”。


12/17,提交了全文初稿。


12/20,在3小时的论文当面辅导会上,被导师狠狠批了一顿,原因是把MBA论文写成了一篇彻头彻尾的管科论文,估计前面这本书“贡献”不小。当晚22:46的朋友圈,“论文这是要大改的节奏啊[流泪] [流泪] [流泪] [流泪]”。而后面的朋友圈留言也挺有意思,同一届已经答辩通过的同学这么写:“加油”,下一届来旁听辅导的这么写:“论文套路很深,师兄加油[鹅]” 、“加油,今天看得晕死”。

时间进入2017年。


1/6,对着猫的照片(注,上财商学院MBA的吉祥物是猫),“看到它,就想起论文还没写完[流泪] [流泪]”。


1/6,对着满屏17本论文的照片,“为什么这些像屎一样的文章都过了[流泪] [流泪]”。


1/6,半夜,再对着猫的照片,“这猫好像在说,看什么看,论文改完了没,没改完给我写论文去”。


2周零4天后,完成初稿修改稿。提交给导师的邮件中这么写道:“这几天我天天觉睡不好,常常做噩梦,压力山大。虽然我改的很慢,但是请不要放弃我。哪里有问题,我一定尽力改”。


1/18,收到导师前一天对修改稿的邮件意见后,对着自己的论文照片,“感谢劳老师的回复,一千多个字真是太专业了[赞]”。


1/19,贴了一段阳光轮转的视频,给自己写,“每日一鸡汤:论文再难搞,难得过这个?加油加油”。


1/20,对着自己的论文,和一张击打键盘并写着“路不是一开始就有”的照片,“继续重构论文,即使出局也要全力奔跑”。


1/24,对着自己的论文照片,“亲朋好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论文”。


1/25,对着论文中绩效评估表的照片,“拼着老命写。。。感觉我也可以去做HR了”。


1/26,腊月29,下班前给导师发出了修改稿,邮件中这么写道:“今天是年前的最后一天工作日。。。,赶着猴年的尾巴,我终于按照老师的要求改完了论文,总算没有跨年”。


2/3,初七,也是年后第一个工作日,邮件收到了导师回复的修改意见。


2/4,对着自己的论文照片,“看晕了[晕] [晕]”。


2/5,晚上,再次发出修改稿。


2/7,收到导师的邮件修改意见,晚上对着自己的论文照片,“鸡血打起来”。


2/8,晚上,发出修改稿第五稿。


2/9,晚上,收到导师邮件修改意见。


2/11,元宵节一早,对着自己的论文照片,“春眠不觉晓,醒来写论文”。


2/16,收到导师邮件回复,(第七稿)可以定稿。

 

各位读者,如今作为旁观者来看这一段,似乎还有点搞笑,但其实真的是想告诉大家,MBA论文,这一路走来不容易


二、定稿之际的对话

 

下面这段在论文定稿之际,导师与学生在邮件中的对话,也是有点意思的。


导师:
身为研发经理,近来职位是否又有过晋升?


经过这半年多的论文过程,以后公司开会,再讨论绩效评估问题,你可以理直气壮的跟HR争论、为你为你们团队争取权益了......


将各方知识融合,这才是MBA学习的真正收获。


学生:
我现在的境况已经和初次见面时大为不同,不知老师您是否还记得我当时在BOJ的BI部门…


现今距离那次鲤鱼跳龙门已过去一年有余,一切皆已尘埃落定。我的职级虽有提升,但是外企,又是很稳定福利很好的外企,高层不走,底下人升不上去。唯今出路有三:


1)A公司最近在上海成立新部门,招兵买马,我进入了终面。
2)T公司,他们的总监和我曾经有过详谈,约定如果财大MBA毕业,可以直接......
3)留下等待升职机会......


仔细想来,三路皆有利弊,唯有不忘初心,坚定前行。


说起MBA的收获,可不单单是跟HR争论的资本那么简单。可以总结为两个字,厚积。


财大MBA的教学质量堪称一流,老师并非照本宣读。比如夏纪军老师的博弈论,陆蓉老师的行为金融,老师您的ERP沙盘模拟,都让我受益匪浅。老师您的ERP几乎让所有的课串联了起来,相当于打通任督二脉。当时和孙东亮一组,守业篇第一晚,落后太多都绝望了,最后用博弈论分析终于打开了局面。可惜课程时间有点短。


在财大MBA学得越多,越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上的改变。结合自身的特点,打破现有的知识体系格局,跳出自己思维的局限,这是财大MBA给予我的真正价值。

 

必须承认,MBA的课程学习是辛苦的,前后两年的时间里,大家几乎放弃了所有的休息日。而相比课程学习,其实MBA论文的写作过程更辛苦。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真的能通过MBA的课程学习,尤其是通过MBA论文,打破IT人原有的知识体系格局,跳出原有的思维局限,这又何尝不是IT背景的学生选择攻读MBA,所希望达到的境界呢

 

劳帼龄老师简介

 

640.webp.jpg

 

职称:副教授       

           
研究方向:信息管理,电子商务,网络金融


所授课程:ERP沙盘模拟、信息系统管理、电子商务、Excel应用


个人简介: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早年从事信息系统开发,主要研发的《高校财务系统》其用户曾遍及全国几百家高校,此外还开发过证券、银行、商贸、医院等信息系统,参与过Oracle ERP系统的实施。在国内外出版著作教材近50部,其中主编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获评国家级精品教材;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百篇;主持或参与国家或省部级以上项目9项,完成政府、企业各类信息化及电子商务项目40多项。从1999级学生起,已指导MBA/EMBA学生逾百人。


MBA教学感悟:二十年,陪伴在这群即有工作经验、又有独特思想、同时又活力充沛的MBA学子身边,让我既有喜悦同时也不敢懈怠。思考MBA教学中“道与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探索MBA教学中的“知行合一”,既是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