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于产业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定价到基于绿色全产业链的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题目:从基于产业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定价到基于绿色全产业链的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主讲人:孔令丞 ,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时间:2018年6月8日(周五) 下午3:00-4:30

地点:商学院武东路校区大楼108室

 

摘要:

如何实现将自然科学领域中精深、专业的问题研究,通过归纳和提炼,类比与映射,上升到面大意广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问题研究,是很多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者所面临的难题。本次研讨希望通过个人研究经历,探讨如何对自科类型的研究内容进行提炼,将其扩展成具有社科性质的研究思路。以下就通过实例,说明从单个产业链的微观研究如何扩展、变成所有产业链的宏观共性问题的。


在对基于产业链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定价机制这一具有自科性质的选题研究中,发现发电产业链的不同环节,碳排放量的差异巨大:产业链前端环节具有高耗能高排放特征,后端应用领域才是零排放。这在光伏发电产业链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但中国政府的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链政策,反倒刺激了高碳环节更多地布局在了本土;而低碳甚至零碳环节却更多出口到发达国家。政策导向违背政策初衷,导致基于碳排放目标的政府失灵。


将上述产业链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类比,发现中国绝大多数产业均具有类似特征。如果从一件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看,这件产品的排放足迹更多留在了中国本土。这种情形下,中国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在全球低碳技术替代性还不足以颠覆整个产业经济特征的条件下,都不可能带来整个经济的绿色化转型,反倒是政策对转型升级的鼓励结果,很可能扩大了排放规模。为此需要设计基于绿色全产业链的企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导向。如此,对具有自然科学精深特征的、单个产业链的价格政策研究中,提炼出某种共性的内容,就可以将其转变成具有哲学社会科学性质的研究主题。


主讲人简介:

孔令丞,现任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循环经济、能源经济的研究。主持过多项国家自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社科重大和社科重点课题的子课题;撰写专著十多部。近五年(2014-2018)在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 系统管理学报、管理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二维码合集新.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