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典范
/ 教授
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副处长
电话:021-65902519 邮箱:yu.dianfan@mail.shufe.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产业经济学、产业结构与政策、创新
学历

2005-2008 上海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系 产业经济学 博士

2002-2005 上海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系 产业经济学 硕士

经历

2023-上海财经大学发规处

2013-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 

2012-2013,麻省理工学院访学;

2008-2013,上海财经大学500强企业研究中心;


研究成果

已发表论文

[1]      Shao Shuai, Xu Le, Yang Lili, Yu Dianfan. How Do Energy-Saving Policies Improve Environmental Quality: Evidence from China’s Top 10000 Energy-Consuming Enterprises Program. World Development,2024(国际二类A, SSCI一区)

[2]      Song Qing,Yu Dianfan(通讯),Peng Xiangcai.Knowledge-intensive business services and new venture growth: A sub-national analysis based on complexity theory. Economic Modelling,2024(国际三类,SSCI一区)

[3]      余典范,龙睿,王超,数字经济与边界地区污染治理,经济研究,2023.11(权威期刊A) 

[4]      余典范,张家才,杨佳琪,知识产权保护与企业数字化,管理科学学报,录用待刊(权威期刊A)

[5]      余典范,王超,李鑫,何种政府采购能发挥靶向创新效应?——来自上市公司的证据,会计研究,2023.10,(权威期刊B) 

[6]      余典范,贾咏琪,王超,跨境电子商务与企业供应链效率——基于跨境电商政策的经验研究,国际贸易问题,2024.10,(权威期刊B)

[7]      李鑫,余典范,王超,多言寡行还是言出必行,财经研究,2024.11,(权威期刊B)

[8]      余典范,李鑫,张宇,企业ESG表现与供应链风险,当代财经,2024.12(CSSCI期刊)

[9]      余典范,杨佳琪,双重股权结构与企业数字化——来自美国中概股企业的证据,经济管理,2024.10(权威期刊B)

[10]  张家才,余典范,严志敏,政府数字采购能否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基于政府采购大数据和BERT模型的分析,财经论丛,2024.11(CSSCI期刊)

[11]  杨翘楚,余典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业“鲍莫尔成本病”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经验证据,当代经济科学,2024.05(CSSCI期刊)

[12]  张家才,余典范,贾咏琪,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要素供给与企业数字化水平,财经问题研究,2024.02

[13]  余典范,张家才,陈磊,企业数字化促进了资本跨地区流动吗?——来自上市公司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证据,财经研究,2023.12(权威期刊B)

[14]  王超,余典范,企业数字化与跨区域供应链布局——基于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视角,当代财经,2023.11(CSSCI期刊)

[15]  王超,余典范,企业数字化的供应链融资效应——基于商业信用视角,经济与管理研究,2023.10(CSSCI期刊)

[16]  王超,余典范,龙睿,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数字化——垫脚石还是绊脚石? 经济管理,2023.06(权威期刊B)

[17]  Shao Shuai,Xu Le,YangLili,Yu Dianfan,Effectiveness of Production-Oriented Carbon Reduction Projects: Evidence from the Top 1000 Energy-Consuming Enterprises Program,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2023.06(国际二类A)

[18]  杨佳琪,张家才,余典范,互联网使用、农业生产效率与乡村振兴的内涵式发展,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5(CSSCI期刊)

[19]  杨翘楚,余典范,王佳希,“酒香也怕巷子深”:媒体关注与基础研究产出,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23.05(CSSCI期刊)

[20]  余典范,蒋耀辉,张昭文,中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基于生产网络的视角,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3.03(权威期刊B)

[21]  余典范,持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光明日报·理论版,2023.01

[22]  陈磊,余典范,王超,鼓励技术引进政策的创新溢出效应,产业经济研究,2023.01(CSSCI期刊)

[23]  余典范,姜宏,陈磊,自动化资本偏向型技术进步与就业的非线性关系,学术月刊,2022.09(权威期刊B)

[24]  余典范,杨翘楚,陈磊,互联网联系对地区间贸易成本的非对称影响,财贸经济,2022.08(权威期刊B,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5]  余典范,王超,龙睿,生产网络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展,产经评论,2022.07(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26]  余典范,龙睿,王超,Production network: Application in China,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2023.06(国际三类B)

[27]  余典范,王超,陈磊,政府补助、产业链协同与企业数字化,经济管理,2022.05(权威期刊B)

[28]  Niu Zhiyong,Yu Dianfan,Zhou Xiaoyan,Pre-entrepreneurship Social Status and R&D Investment Decision: Evidence from Chinese Private Enterprises,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2022.05(权威期刊B)

[29]  余典范,王佳希,张家才,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以美国对华实体清单为例,经济学动态,2022.02(权威期刊B,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0]  余典范,王佳希,政府补贴对不同生命周期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财经研究,2022.01(权威期刊B,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1]  余典范、王佳希,环境不确定性与企业党员高管的 创新“稳定器”效应,经济与管理研究,2021.12(CSSCI期刊)

[32]  余典范,成为数字强国:企业协同数字化破解“数字化悖论”,清华管理评论,2021.10

[33]  余典范、李斯林、周腾军,中国城市空气质量改善的产业结构效应 ?基于新冠疫情冲击的自然实验,财经研究,2021.3(权威期刊B)

[34]  余典范、孙好雨、许锐翔,去产能、生产率与中国式“僵尸企业”复活——基于中国工业企业的证据,财经研究,2020.7(权威期刊B)

[35]  干春晖、余典范、余红心,市场调节、结构失衡与产业结构升级,当代经济科学,2020.01(CSSCI期刊)

[36]  范林凯、吴万宗、余典范、苏婷,中国工业产能利用率的测度、比较及动态演化——基于企业层面数据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2019.08(权威期刊A,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7]  余典范,以“品牌强基”推进世界一流企业的建设,清华管理评论,2019.08(CSSCI期刊,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38]  Dianfan Yu and Yajun Zhang,China’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and the New Normal,Third World Quarterly,2015.11(权威期刊B)

[39]  余典范,张亚军,制造驱动还是服务驱动?——基于中国产业关联效应的实证研究, 财经研究,2015.06(权威期刊B)

[40]  简泽,干春晖,余典范,银行部门的市场化、信贷配置与工业重构,经济研究,2013.05(权威期刊A)

[41]  余典范,中国产业动态比较优势的实证研究——基于马尔科夫链的方法,经济管理, 2013.12(权威期刊B)

[42]  干春晖,余典范,中国构建动态比较优势的战略研究,学术月刊,2013.04(权威期刊B,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3]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05(权威期刊A,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4]  余典范,干春晖,郑若谷,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1.11(权威期刊B,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5]  余典范,总部经济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经济管理,2011.06(权威期刊B)

[46]  郑若谷,干春晖,余典范,转型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和制度效应——基于一个随机前沿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10.02(权威期刊B,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7]  余典范,干春晖,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10(权威期刊B,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出版物 

[1]      余典范(主编)等:《2022-2023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06

[2]      干春晖,刘亮等:《中国特色产业政策研究》,格致出版社,2023.12

[3]      余典范(主编),魏航,王超,王佳希,张家才,杨翘楚等:《乘数而上:数字赋能上海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23.10(入选2023年上海智库报告)

[4]      余典范(主编):《2020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全球产业链重构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上海人民出版社,2021.11

[5]      余典范(主编):《2019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11

[6]      李清娟、岳中刚、余典范(主编):《人工智能与产业变革》,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0.01

[7]      余典范(主编):《2018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改革开放40年中国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与未来趋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11

[8]      余典范(主编):《2017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新旧功能转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1

[9]      余典范(主编): (2015), 总部经济与上海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10]  2015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新常态与新战略,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1]  MIT创新课:麻省理工模式对中国创新创业的启迪,中信出版社. 

[12]  产业经济学—教程与案例,机械工业出版社. 

[13]  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检验,经济管理出版社. 

[14]  2014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新改革与大转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15]  2009中国产业发展报告--产业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媒体发表

[1] 余典范,颠覆式创新,属于数字经济时代. 解放日报,2024-12-14.

[2] 李伟、余典范、黄少卿,新型工业化,为什么是“关键任务”. 文汇报,2024-03-03.

[3] 陈宪、余典范、刘小玲,以全链条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 文汇报,2023-12-10.

[4] 余典范,持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光明日报·理论版,2023-01-15.

[5] 余典范,应支持重点企业“订单式”定向委培关键岗位人才. 证券时报专访,2022-08-19.

[6] 余典范,布局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增强重点产业链自主可控能力. 学习强国平台采纳,2022-05-24.

[7] 余典范,从“蓝图规划”到“现实画卷”,区域一体化铸造发展新动力,全球供应链变局下的中国机会. 第一财经采访,2021-12-21.

[8] 余典范,上海高端产业制约因素及如何补短板. 澎湃新闻,2021-05-07.

[9] 余典范,全球制造业强势复苏存隐忧. 经济日报,2021-03-24.

[10] 余典范,以产业基础高级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转载,2020-12-23.

[11] 余典范,激发做强做优总部型经济的内生动力. 文汇报(学习强国平台转载),2020-12-02.

[12] 余典范,500强赛场上,中国第一次“C位”. 光明日报,2020-09-20.

[13] 余典范,上半年各省市GDP出炉,哪些地方亮了. 光明日报,2020-08-06.

[14] 余典范、刘志阔,依托上海优势,挖掘“在线新经济”潜能. 文汇报,2020-04-08.

[15] 余典范,新经济释放消费新潜力. 文汇报(学习强国平台转载),2020-03-26.

[16] 余典范,产业高质量发展需从“中心”转向“平台”,学习强国平台采纳,2019-12-30.

[17] 余典范,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 文汇报,2019-12-26.

[18] 余典范,以高标准产业开放体系建设提升长三角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澎湃新闻,2019-12-13.

[19] 余典范,以开放创新推动临港新片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浦东时报,2019-08-23.

[20] 余典范,解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 广州日报、上观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2019-08-12.

[21] 余典范,加快编制长三角产业地图,推动长三角产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上观新闻,2019-03-26.

[22] 余典范,《上海制造》纪录片采访. 2019-03-06.

[23] 余典范,充分认识中国经济的内在动能. 光明日报,2018-11-15.

[24] 余典范、晁钢令,追求卓越的上海制造与上海购物. 光明日报,2018-09-16.

 


主讲课程

中国产业结构与政策专题(博士生);中国产业经济专题讲座(博士生);中国产业结构专题研究(硕士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硕士生);产业组织学(硕士生);行业分析方法(硕士生);产业分析方法与案例(本科生)

奖励


人才计划

[1]      上海市智库青年领军人才(省部级),2024.

[2]      东方英才青年领军人才(省部级),2024.

奖励

[1]      余典范等,大变局下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完全水平研究,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24)

[2]      余典范等,上海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研究,第十四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3年)

[3]      余典范,民进中央2023年度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2023年)

[4]      余典范,民进中央2022年度参政议政成果一等奖(2022年)

[5]      余典范等,新冠疫情冲击下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对上海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第十三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2021年)

[6]      余典范、干春晖, 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 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0年)

[7]      简泽、干春晖、余典范,银行部门的市场化、信贷配置与工业重构,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4年)

[8]      余典范、干春晖,我国产业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及优化发展的建议,光明日报“为新时代贡献思想力量”研究报告奖一等奖(2017年)

[9]      余典范,疫情后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对上海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020CTTI来源智库年度精品成果(2020年)

[10]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第十一届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一等奖(省部级)(2012年)

[11]  中国产业结构的关联特征分析——基于投入产出结构分解技术的实证研究,上海财经大学第十九届中振科研基金优秀论文奖(2012年)

[12]  自主研发、技术溢出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Panel data实证检验,“上海第二届青年经济论坛”二等奖(2008年)

[13]  上海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与对策研究,“上海第五届上海青年经济学者论坛”三等奖(2011年)

[1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中的主要观点和对策建议被国务院副总理办公室调阅,并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内部探讨奖

[1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十一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自主创新战略》鉴定等级为优秀,并获第七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省部级)

[16]  上海市“十二五”规划重大问题研究课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为上海经济振兴和发展转型注入新的动力研究》,获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三等奖

[17]  上海中长期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研究(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2009年),课题负责人),本课题作为“后世博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瓶颈、动力和机制系列研究”子课题之一获得第八届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二等奖

[18]  《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理论分析与中国的实证检验》获上海财经大学第二十一届中振科研基金优秀著作奖(2014年)


个人简历

余典范,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发规处副处长,中国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兼任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经济学会理事、工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智库青年领军人才、上海市东方英才青年领军人才。长期聚焦产业转型升级与企业战略、数字经济发展等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World Development、Annals of Operations Research、Economic Modelling 、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Third World Quarterly、International Studies of Economics、《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管理科学学报》、《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会计研究》《财贸经济》、《学术月刊》、《财经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管理》、《光明日报理论版》等重要期刊杂志。先后主持课题近40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4项,省部级课题30多项。研究成果多次被中央及上海市相关部门采纳,获得了包括中央主要领导人以及多位省部级领导30多项肯定性批示。获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奖一等奖、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项。相关成果被学习强国、人大复印资料、国研网全文转载,出版多本关于产业发展方面的专著。


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20BJY039), 我国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突破口与实现路径的体制机制研究, 2020/09-2024.06,免检结项,负责人。

[2]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23&ZD042),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研究,子课题负责人。

[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14ZDA021),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转型升级研究,结项,2014/08-2018/08,结项,子课题负责人。

[4] 2024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大课题(2024-A-15),上海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研究,2024.05-,在研,负责人。

[5] 全球产业政策新变化对我国重点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课题,2024.10-在研,负责人。

[6] 提升中国、上海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4.03-在研,负责人。

[7] 重点产业链安全风险评估和应对机制研究,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项课题,2024.12-在研,负责人。

[8] 关于提升本市总部型企业制造业板块能级研究,上海市经信委重大招标课题,2024.11-在研,负责人。

[9] 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 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法制应对研究,上海市人大委托课题,2024.08-在研,负责人。

[10] 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变化趋势对中国影响及应对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国家级重大项目培育课题,2024.07-在研,负责人。

[11] “十五五”期间上海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思路和重点举措研究,校国家、地方重大战略问题研究项目,2024.07-在研,负责人。

[12] ESG对供应链的稳定效应研究,院系自立科研项目,2024.02-在研,负责人。

[13] 上海市经信委,激发本市民营企业投资动能的对策研究,2022/09-2023/02,结项,负责人。

[1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激发上海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研究,2023,结项,负责人。

[15]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提升上海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高端论坛,2023,结项,负责人。

[16]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2021-2022中国产业发展报告: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2023,结项,负责人。

[17] 上海市经信委,上海产业和信息化创新法治保障专题研究,2023,在研,负责人。

[18]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加快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研究,2023,结项,负责人。

[19] 上海决咨委重大课题,全球城市科技创新网络的竞合新模式研究, 2022/07-2022/12,结项,负责人。

[20] 上海市经信委重大招标课题,上海重点领域产业链数字化转型的方式路径及政策需求研究, 2022/01-2022/12,结项,负责人。

[21] 上海哲社办课题,上海高端产业如何更好发挥引领功能研究(市重点智库),2022/01-2022/12,结项,负责人。

[22]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新发展格局下上海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短板及突破研究(纵向),2022,结项,负责人。

[23] 2021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2021-A-016),上海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研究,2021/05-2021/11,结项,负责人。

[24]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上海提升全球资源配置功能的产业升级方向路径研究,2021/01-2021/12,结项,负责人。

[25]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中国产业经济高端论坛,2021,结项,负责人。

[26] 2020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2020-A-016),疫情后全球产业链布局调整对上海产业发展的影响与对策研究,2020/05-2020/11,结项,负责人。

[27]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20TCT004),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趋势研判及上海应对研究,结项,2020/05-2020/12,结项,负责人。

[28] 上海市经信委重大招标课题,全力打响“上海制造”品牌三年行动计划 落实情况评估工作,2019/07-2019/11,结项,负责人。

[29] 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系列研讨会,2019,结项,负责人。

[30] 2018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2018-A-006-B),上海打响“四大品牌”的重点问题研究,2018/06-2018/11,结项,负责人。

[31]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上海先进制造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2018,结项,负责人。

[3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11CJY017),加快推进我国自主创新技术成果产业化的体制机制与政策措施研究,2011-2018,结项,负责人。

[33] 2017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2017-A-007),上海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创新研究,2017/06-2017/11,结项,负责人。

[34] 2016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2016-A-003-A),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要素生产率问题研究,2016/06-2016/11,结项,负责人。

[35] 2015年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加快上海企业走出去的体制机制研究(2015-A-113),2015/12-2017/03,结项,负责人。

[3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10ZD&011),“十二五”期间加快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结项,2011/01-2014/02,结项,子课题负责人。

[37] 上海市社科基金青年课题(2010EJB010),总部经济与上海产业转型的对接研究,结项,负责人。

[38] 上海市决策咨询研究重点课题,上海中长期产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研究,负责人。

[39] 上海市“十二五”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研究课题,上海发展总部经济的思路、目标、重点及对策研究,负责人。

[4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基于产业关联视角的中国产业转型研究,负责人。

[41] 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课题,未来三十年上海全球价值链管理控制功能的内涵、特征及发展战略研究,负责人。

[42] 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09330095),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负责人。

[43] 上海市经信委重大招标课题,新常态下中国本土跨国公司培育研究,负责人。

[44] 上海市经信委重大招标课题,上海全生产要素研究,负责人。

[45]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委托课题,上海贸易与物流资源配置力研究,负责人。

[46]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重大决策咨询课题,上海企业走出去的体制机制研究,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