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分享丨【MBA云视角Highlights】大国竞争的制度分析

5月14号晚MBA云视角,上财金融学院院长助理曹啸教授就当下的国际经济形势为我们展开了深度剖析。


当下的国际经济形势如何?

2008年次贷危机使得经济持续10年大面积下行,黑天鹅层出不穷,对未来的预期也是悲观的情绪。今年2020从年初开始亦是如此,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以史为镜,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历史上的两次大危机。


image.png


从四个方面看大萧条(1929-1933年)和次贷危机(2008)

经济方面

-大萧条前:世界正在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经济增长方式在全球发生重大改变。

-次贷危机前:新技术的驱动使得全球尤其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例如美国从90年代开始一直到大萧条之前,持续了3%的年增长。

金融发展

-大萧条前:华尔街在美国工业化过程中走向辉煌,产生了最多富豪。

-次贷危机前: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张,金融创新带来丰富的金融衍生品,各种技术在金融体系得到广泛运用。

全球化进程:

-大萧条前:工业化过程中国际贸易蓬勃发展。

-次贷危机前:国际贸易到达新的巅峰,各国家经济相互高度依赖。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就是因为改革开放赶上了全球化国际贸易的分工调整。

贫富差距

-大萧条前:美国1%最富有家庭拥有社会财富的占比从1750年的18%一路攀升到1900年的顶峰45%,这反映的正好是美国工业化的过程。

-次贷危机前:该占比在1930年大萧条后持续下降直到1975年的15%,随后反弹上升,到2000年大概到40%。


从以上几个主要方面我们可以看出每次危机前的情况都是类似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金融化全球化带来了经济增长,但与此同时出现巨大的贫富差距。而巨大贫富差距,不管是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看还是从社会冲突角度来看,都使得增长不可持续所以凯恩斯解释大萧条是一个过剩的问题,过剩的危机是有消费欲望的人没有消费能力,例如“倒牛奶”事件。所以说各个国家未来的竞争,是在于能够更好的解决过去伴随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而率先恢复经济增长。


image.png


大国竞争的制度分析


从大萧条和次贷危机的经验来看,当下世界所发生的现象并不是黑天鹅,它是必然会发生,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快速的创新和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经济发展的方式,但制度创新滞后于技术与市场创新,不能在新的经济条件下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和改善风险分担,导致了经济与社会风险的爆发

因此,当制度创新滞后于工具创新和市场规模的扩展,就会出现这样的前景,在不经意的、未知的时刻,正当创新推动市场繁荣,正常的价格波动却转变为投资者和整个市场不能容忍的价格下跌,繁荣令人措手不及地演变成为一场危机。


创新、市场化、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逆转,以往在创新、市场化和全球化走在前列的国家正在冲突中探索适合本国的制度创新方式来重新释放创新、市场化和全球化对效率的促进作用。哪个国家能够率先找到制度创新的方向,在发挥市场效率和缩小收入差距之间实现新的平衡,就能够在创新和全球化的进程中取得新的、稳定的长期增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曹啸老师带领我们重温历史,以史为鉴探寻当今世界黑天鹅的真相,讲解深入透彻,让大家对全球经济形势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期待更多更精彩的讲座分享。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