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诵读 | 徐洪兴:半部《论语》何以治天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提高我院学生的国学修养,上财商学院将于5、6两月开设八期《中国文化思想选读》系列课程,诵读经典,涵养心性。

 

IMG_5481.jpg


5月8日晚18:30,第一期品读经典课程在商学院二楼报告厅开讲。首期课程特邀上海市儒学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副院长徐洪兴教授,以“半部《论语》何以治天下?”为主题,为全院师生带来一场思想盛宴。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兵勇出席,并为徐洪兴教授颁发授课荣誉证书。商学院本硕博100余名学生到场聆听交流。

 

国学经典是古圣先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蕴藏着为人立商的终极智慧。讲座中,徐洪兴教授率先阐明了术·学·道三个层面的内涵。他指出,“术”即方法手段,贵在应用;“学”即学理,是对“术”的理论归纳,贵在理论;“道”即思想,一种精神境界,比如价值观。他认为目前工商财会专业教育侧重于“学”“术”两个层次,“道”层次教育缺失,并以《楚人遗弓》的故事勉励在场学生提升自己的人生格局,做一个有知识、有智慧、有境界的人。

 

IMG_5518.jpg


随后,徐洪兴教授重点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流派——儒家学派及其创始人孔子的两大核心思想:“礼学”和“仁学”。徐洪兴教授指出,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儒学以宗法血缘、伦理亲情为出发点,强调的是一种齐家之术、治平之技,侧重伦理政治教化。徐教授从《论语》文本出发,指出孔子核心思想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礼”,一个是“仁”。“礼”属于政治范畴,孔子推崇周公,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治国、以诚治国。“仁”属于伦理道德范畴,重视道德教育和心性修养,维护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的伦理关系、伦常关系。

 

孔子推崇的“为仁之方”是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徐教授认为,雷锋之所以不简单,在于他能够一直坚持做简单的事。讲座最后,徐教授介绍了对现代中国社会生活仍然有着巨大影响的儒家义利之辨问题。经济发展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冲突的加剧,更加促使儒家义利之辨成为人们思考伦理秩序与经济利益、个体德性与幸福生活的思想资源。

 

IMG_5527.jpg


徐教授的讲解深入细致、通俗易懂,通过与现场学生互动,引导大家重视学习《论语》,学习《论语》的为人处事之道,体悟商业智慧,探寻为商立业根本。2018级MBA陈同学感言:“最近周围人不断提起《论语》,可见其威力。儒家的教育理念与今天的MBA教育理念是贯通的。不仅如此,儒家思想还注重个人道德修养,这对于涵养我们MBA学生的心灵世界,树立正确的商业价值观有着深远意义。修身是一切的根本,今后我将不断完善自身,用知识武装头脑,品读经典、涵养心性,提升自己的从业能力与从业品格。”


IMG_544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