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校友——2021级iMBA校友张建波

发布时间:2025-08-18 阅读次数:113

 如何优化大脑算力 

我觉得学习和成长其实无处不在。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其实大家在交流或者访谈也是一种学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大数据,一种是数据量的问题,第二个就是每个人有自己的思维数据模型的问题。当然一种是通过大家思想的交换就能增加数据量,其实人脑也是个超强计算机,数据量多了以后就可以优化算法。有人说有些企业家或者小孩子比较聪明,我认为首先是他的算法比较先进,慢慢你的数量足够大的时候,你在不断优化过程中还能提高他的算力,就是他的反应速度比较快。别人可能一秒钟想明白这个问题,有的人可能用几个一秒的时间才能想明白。


另一个就是通过系统性的报班学习。第一种就是像上财这样的,我如果想学金融,那我就报这种金融体系的课程。首先我们知道怎样去系统的学习。可能我们在手机上看的这些,抖音也好,快手也好,都是碎片化的学习,碎片化的学习效率一般比较低下,因为你学了以后很多都是重复性的点,学习最终应该是从一个面、到线、到点(的过程),最上面是体。就相当于我们平时做工作,要有一个计划,按照这个计划去做,效率是最高的。


第三是要会自己读书,就像国学,慢慢的发展中人还是要解决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慢慢的物质社会丰富以后,都面临这些问题,这也是自己要去解决的问题。


 人很容易被过去的自己PUA? 

我觉得在整个成长中,当然老师也很关键,师傅他是属于领进门的那个人,但是自我的修行或者学习更需要通过同学间的交流。同学一种是同班的,还有就是对于同一个事物的研究,我认为也是一种同学的关系,即同时学习的都是同学。因为很多时候自己思考的时候有局限性,人都是由你过去的环境、经历,以及你所有的数据形成的一种现在的模型,也就是说,人是容易被过去PUA的,就是你的认知永远是在你,而你是有边界的,你的同学当然也有他的边界。但是他的边界和你是不一样的,因为他的成长经历,数据接受维度是不一样的,他就能扩充你的边界。扩充边界的过程中,其实这就增加了对你的启迪。


 当一个大龄班长 

2021级选班长的时候,当时是董老师跟我沟通的,说愿不愿意出来给同学们做下服务和奉献,我担心做不好,因为那时候正好是比较忙的时候。而且来到iMBA还是相对比较有压力的,因为同学都比较优秀,而且这里每个人整体来说要比金融硕士或者上大学的时候是不一样的。iMBA大部分都是企业家或者国有企业的高管,至少也是中层。所以其实做班长难度挺大的。我是在老师的支持和鼓舞下做的这个班长。之前从幼儿园到大学做班长是竞选制的,包括金融硕士的时候也是竞选的。


我觉得做班长首先第一要自己热爱这个岗位,它跟工作是一样的,就是你首先要喜欢去做。你的这个发心是正的,你的发心首先要为同学去奉献和服务,这个是很关键的。第二个就是要包容,原来小学幼儿园那个时候的人都是听话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要把大家的思想统战到一起是比较难的,你只能包容万物,要接受每个人独立的思想,就是要兼容并包,这是我觉得第二重要的。第三个就是你还是要拿出时间。班级的建设和搞企业管理,以及搞植物的种植是一样的,你要用心去做这个事情才能搞好的。我觉得这三个维度是最重要的,首先要有奉献的精神,第二个是一定要能包容万物,要去包容同学们,第三是你要拿出时间心思去研究班级工作,给同学做好服务工作。


小的时候当班长是受家里的影响,那个时候老爷子也经常说一定要当班长,要锻炼组织能力。那个时候不能算是叫功利性吧,但那个时候可能也是受家里文化的影响,为了提升自己。慢慢的到了大学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当了班长,或者是到了社会上这种独立班当班长,首先,当然是一种奉献,第二个也是一种资源的整合,因为你组织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熟悉这些资源。就像做题一样,别人不常做,你老做这个题,你就很熟悉,你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去配置,你就是同学或是社会资源的很好的一个组织者和配置者,这个当然是对自己有益的。在这种日常的操练中,你对于企业的管理是有帮助的。你知道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怎么配置。第二个最大的收获就是,你的这种付出多了,以后你会收获更多的同学的友情。如果你对班级付出少,你付出的爱少,你得到的就少,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反作用也是少的,你对大家付出多了以后,同学对你的认可和关怀是很重要的。特别是现代社会,人比较忙,交流比较少,我认为当班长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方式。当然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交流,但是你要解决大部分人的需求,可能解决80%的人的需求,我觉得就OK了,就像做协会管理,你不可能解决到每个人,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的,他们这80%的人会带动那20%的人。


 怎么留得住人? 

说到员工的结构,之前我大概看了一下集团的人力数据,我们集团的平均年龄应该是30.5岁,也就说90后占比很多。像我们高管里可能是以80后为主,但是其他中层还有很多的先进、特别是研发人员,以及关键岗位,慢慢的90后也成了主力。对于整个人才的管理,我认为集团做的其实是多个维度的:

首先从党委层面,我们现在集团的党委是100多个党员,党员比例比较高,提拔和晋升的空间方面优先是选择政治素养比较高的,党员优先。

其次是关于人才的培养。比如研发人员有专门的政策,有研发的科研津贴补贴。还有一些人为关怀,我们引进一些特殊人才的时候薪资体制可以一事一议的;从海外归来的我们给解决这种住房和子女上学问题。对于有些通用性的人才,比如党员,以前每年我们要组织党员出去学习,这种学习当然是和工作结合到一起的。比如今年我们去的遵义、贵阳,贵州把红色基地转了一圈,以前也去过延安,每年都会去。全员每年会组织旅游,也是团建的一种,让人才有归属,感觉得到这个企业发展是有前途的。这些都是人为关怀方面的手段。

第三就是对于人才的重视。可能有一些国家的荣誉称号,比如说像省劳模或市劳模这种,会优先给到人才或者研发方向人员。比如我们集团的王博士就是山东省的劳模。可能一般民企会把这种待遇给到董事长或是总经理,但是我们集团一般都会把这种荣誉称号、好的待遇给到研发人员。我觉得集团对人才的培育上力度还是比较大的。


从整个集团的发展来看,应该是内部培养居多。但是集团的发展,特别新的赛道,需要有新的血液和新的知识融入,所以说人才的引进也是挺多的。比如说之前说的武汉团队,17个博士2个博士后;人工智能团队当时也是引进的外部人才,还有海外的教授;整个光学团队是从中科院系统引进来的。他们来的过程中其实就能把原来公司里的骨干力量,或是原来的年轻力量慢慢培养成人才,这样就慢慢能和集团的发展战略衔接起来。


 民营企业也重视党建? 

整个集团人才招聘的时候,优先是招聘党员。也就是说不光是提拔干部,就连人才招聘也是党员优先,首先要看政治面貌。因为党员一般都是比较优秀的,政治觉悟上有模范作用。一般情况如果思想优秀,人的整体各方面都会比较优秀。第二,整个集团对于党建也非常重视。因为原来董事长也是属于根红苗正的红军家庭出身,我们一直是青岛市非公企业党委和非公企业党建里边做的非常好的。包括省级的基层党组织的直接联络单位,以及市级的,我们都是一直走在前面的。


 怎么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首先我认为每一个员工应该都是好员工,但你有没有把他放到合适的位置是很重要的。为什么现在环保上讲变废为宝,其实有的时候很多岗位我们没有意识到,比如有些员工擅长搞研发,你把他放到销售的岗位他是做不好的;有些可能在研发团队里研发不是搞的最好,但可能研发辅助搞的最好。所以最关键的是要把员工放到合适的位置,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这是最重要的。因为你招聘他进来,就是因为他大概符合整个公司的价值,基本具备所需的能力,剩下的就是你怎么发挥好他的能力的问题。这个其实和管理者是相辅相成的,管理者能不能因材施教,是按统一的标准去培养标准化的产品,还是在管理的过程中因材施教,把每个人都像汽车发动机一样,调节到他的最佳性能。但是很多员工,如果统一管理的话就像是买车,其实都是标准数值。这就为什么有很多搞汽车的,会给它升ECU,要调节它发挥最大的性能。每个人的价值除了自悟的过程,也需要领导和管理者的点播让他成长。我认为员工成长了,你企业的管理者就是成功的,最好的管理就是你要当他的老师。


5_副本.jpg







上一篇:对话校友——2012级iMBA校友闻增玉 下一篇:对话校友——2006级iMBA校友徐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