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女性,自信且耀眼丨上财商学院MBA/EMBA妇女节特辑


在上财商学院MBA/EMBA,她们是三尺讲台上的传道受业解惑者,是职场中团队与资源的整合者,是数据与战略的解读者,更是创新与变革的先驱者。从家庭到办公室,从跨国企业到新兴赛道,你身边的上财商学院MBA/EMBA女性正在职场的各个领域闪闪发光。3月8日,在这个专属于她们的节日,让我们一起走进她们的世界,感受那份无与伦比的自信与光芒。

1.jpg


2.jpg

符如春伊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战略与创新创业系副教授


现代社会对女性的要求是很严苛的,她们需要兼具专业能力、领导力与创造力,还要在事业发展与个人成长之间找到平衡。然而,越来越多女性正以果敢与智慧突破职业天花板,勇敢追求更高目标。在我们的项目中,不少MBA女学生选择辞去稳定工作,全身心投入学习,只为拓展更广阔的职业舞台。我见过数据专家果断转型创业,流程专员变身为战略咨询顾问,也有职场妈妈在完成学业后跃升为企业高管。她们用行动证明:挑战自我,是女性力量最耀眼的绽放。MBA不仅是一场学习之旅,更是一场蜕变之旅。愿每一位女性都能勇敢选择,主宰未来!


3.jpg


4.jpg

高蕊馨 2024级P2班 

红星美凯龙总部 市场部经理


作为红星美凯龙公司总部的市场部经理,我策划过一场名为“设计·运动·生活”的设计师跨界活动,将网球、家居设计与品牌合作完美结合。活动核心是一场“设计师网球挑战赛”,邀请了知名室内设计师、品牌代表和运动达人参与。我们将高端网球场打造成沉浸式家居体验空间,品牌家具巧妙布置在球场周围,形成“灵感角落”。设计师们在比赛间隙体验产品,感受设计与运动的融合。


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职场最飒的事情莫过于将热爱与专业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体验。网球、滑雪、跑步、攀岩、爬山——这些不仅是我的爱好,更是我连接设计与生活的桥梁。无论是球场上挥拍的瞬间,雪道上飞驰的快感,还是攀岩时挑战自我的勇气,我都将这些运动的激情与灵感注入工作中。球场、操场、雪场、山野,都是我灵感的源泉。在公司我不仅是一个市场部经理,更是一个用行动证明生活与工作可以无限融合的探索者。设计、运动与生活,早已在我的世界里交织成一场精彩的冒险。


 

6.jpg

7.jpg

向平2024级P2班

某人力资源央企 高级经理


从没想过自己也“飒”,因此专门去确认了定义,得到肯定答案后才敢敲动键盘。

第一个让我回头看比较“飒”的瞬间:有一天猎头私信我:你领导招人,让我按照你的标准招!

第二个“飒”的成果:在入职不到4个月,推动几近烂尾的预算系统成功上线。白天辗转于各部门沟通、晚上研究各系统、拉取各项数据进行分析来熟悉业务的场景,仍历历在目。

第三个可以称为“飒”事情:从0-1建立分析架构和团队,从单打独斗到团队作战。

第四个“飒”来自影响力:影响业务部门从对我们的分析报告毫无兴趣、全凭直觉做决策,到发现数据的力量。有一天业务负责人主动找我聊需求,最后说:原来我确实怀疑过你们的工作,核对过你们的数据,现在我发现是我想多了,你们是专业的。

第五个觉得“飒”的事件:“努力和付出被看见”。每一年,个人和团队绩效都名列前茅,斩获各项优秀表彰。


李一诺在她书中说的一句话让我很感动:“真正的力量来自我们如何共同重构职场规则,让‘女性胜任’不再是例外,而是常态。”期待更多的“她力量”加入这场优雅而锋利的职场战役。

 

9.jpg

10.jpg


王婧 2023级P3班

上海万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当创业时钟的指针拨回2017年,我在静安老厂房改造的办公空间里,触摸到了生命的另一种可能。斑驳的红砖墙上倒映着深夜加班的剪影,散落各处的教具模型见证着从0到1的破茧时刻——教育机构创始人的身份,让我学会在商业丛林里栽种理想主义的花朵。

 

当教育改革的浪潮拍打行业堤岸,我的人生剧本正上演着双重进化论:会议室里的战略转型计划书,与小学生书包里探头的错题本形成奇妙共振。深夜改写的商业计划书扉页上,偶尔粘着孩子算术题的橡皮屑;晨间跨城路演的间隙,汽车后座响起背诵乘法口诀的稚嫩声线——这些时空折叠的碎片,拼贴出当代职场母亲特有的生命质感。这些"不完美"的职场叙事反而淬炼出真实的领导力——真正强大的平衡术,不是精准切割时间,而是让每个身份都成为滋养彼此的养料。


在财大MBA教室的旋转门里,我找到了穿越现实迷雾的任意门。左手是家长会的彩色蜡笔画,右手是商业案例的SWOT矩阵,思维的量子纠缠在此时此地发生奇妙反应。当儿童认知心理学遇见波特五力模型,当蒙台梭利教具碰撞蓝海战略,跨维度的思维嫁接让教育创新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八年创业征程教会我最酷的生存哲学:真正的职场勋章,不在完美无缺的KPI曲线里,而在敢于把每个身份都活成主场的那份率性。就像城市天际线上的走索者,既要保持向前的清醒,也不忘欣赏云端的风景——这或许就是我们这代人,献给时代最浪漫的平衡术。

 

12.jpg

13.jpg

洪烨玲 2024级W2班

上海方旭律师事务所R&P China Lawyers 资深律师


从事法律行业近十年,在从菜鸟律师走向资深律师的路上,我始终坚信这份事业很cool,飒不仅仅是外表的张扬,更是内心的坚韧与突破成见的勇气。最飒的那件事,要从我决定成为律师说起。

早在小学阶段,母亲的朋友就说我将来会做律师,因为从小和父母争论有理有据,哭着吵架也能道出一二三,法定节假日在家里餐厅“打工”还要求三倍工资。尽管本科就读法学院,大学毕业时我也并未选择律所,而是进入外企做法务。很大原因是听到太多论调,“女生做法务稳定轻松,未来好照顾家庭”,“女律师不好拓展案源”,“女孩子不需要吃做律师的苦”,“女律师太强势不好找对象”……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工作一年后某个再普通不过的晚上,我决定翻越这座大山,偏要去尝尝做律师的苦。这条道路也确实比想象的还苦:加班熬夜、大量复杂的法律研究、和监管部门激烈探讨、拖行李箱开庭、被质疑到自我怀疑、人身安全受威胁……都是常态,身心都承受着巨大的考验,不断击碎又重塑自己。我也常因为年龄和性别被轻视,但只要给我一个开口的机会,我就能用我的专业打破成见。选择偏离预设,在压力中成长,在质疑中保持内心坚韧,一次次打破成见,本身就很酷飒。


 

15.jpg

17.jpg

陆晶莹 2024级P1班

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有限公司 Contract Specialist


大学毕业,初出社会对一切工作都充满新鲜感;23岁,在国药从事数据分析,对未来满是憧憬,无奈薪资体系一眼望到头,不甘心工作十年依旧月薪八千;随即来到陆家嘴集团旗下的商业公司,薪资略有涨幅,但是工作内容日复一日,升职不过是靠“熬资历”,“温水煮青蛙“简直是职场的慢性毒药。


两段不适合自己的求职经历,让我对职业规划有了更多的思考,最终选择了医药临床行业,既适配自己的大学专业,又对这个行业充满兴趣。尝试过临床试验助理,做过临床监查员,目前在阿斯利康做与医院进行临床合同谈判的工作;在长辈认为国企稳定,适合女孩的观念中,不随波逐流,一步步朝着更适合自己的公司和岗位调整,实践中寻找目标,拥有破茧重生的勇气去改写职业轨迹,超飒的!


 18.jpg

 19.jpg

王婷 2024级W2班

天永诚高分子材料(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副总经理、董秘


作为一个职场人,我每天都在快节奏的职场中穿梭。由于全球经济贸易形势的变化,2023年,集团决定在东南亚设立生产基地,并将此重任落在我肩上。

选址工作是重中之重,开启东南亚考察模式,穿梭于各个潜在区域。深入分析当地市场潜力、政策环境、物流成本等核心要素,实地勘探,反复权衡数据,终于敲定理想之地。装修阶段,与施工团队紧密协作,从设计图纸到施工进度的严格把控,力求打造出高效且适配公司发展的生产空间。同时,搭建人员架构的工作也全面展开,精心筛选每一位员工,量身定制培训计划,确保团队高效协作。那段日子,日程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忙碌成了生活的主基调。

而彼时的我,还在紧张备考MBA 。工作的繁忙与学习的压力双重叠加,我只能利用碎片化时间复习,常常在深夜孩子入睡后,刷题、背知识点。

在家庭里,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尽管工作和学习占据了大量时间,但我始终努力平衡。当越南北宁生产基地顺利运营,当MBA考试成功上岸,那一刻,我知道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写在最后:

女人要自信?不对,是人要自信,

男人要坚强?不对,是人要坚强。


财小微特别喜欢《浪漫的体质》里的这段话:

仔细想了想,感觉我们这年纪特别棒。在重新开始什么也不会尴尬的年纪里,最老练;

在重新开始什么会有些别扭的年纪里,最敏捷。


就像文中故事中的主人公一样,自信、坚强且耀眼。

祝福所有女性朋友们,妇女节快乐!你是唯一,更是万象!